这是我给你写的第23封信。
决定除了随笔牢骚和本月读书新增每周汇报。如名,每周汇报这周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做了什么。
写 newsletter 初衷本是分享生活和思想,捅破那一层神秘的面纱。故决定 work with the garage door open,供大家参观。
看到了什么
AI Action Summit 这周一在巴黎召开,李飞飞的开场演讲甚是精彩。AI 从理解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这一步在未来看来势必至关重要。黑匣子里的算法以逐渐成熟,下一步就是与世界交互。"Evolution itself has taught us unequivocally the real power of intelligence isn't merely to think but to drive action with those thoughts." 人类文明不光建造于我们对世界的理论理解,更离不开我们与环境和世界交互的能力。
The Economist 文章 How AI will divide the best from the rest 反映出前沿科技的一大特性是只造福会使用它,看到它价值的人。一个人对科技的需求和驾驭能力反映的是他自己的能力,因为科技的本质是人类能力的延伸。似乎科技方面一直都是也只能是“先让一小部分人富起来”,然后拉动所有人富起来。短期不平等增大,长期平均值升高。
Caltech 上个月新发表一篇论文 The unbearable slowness of being: Why do we live at 10 bits/s? 戳中我的痛点。大脑处理信息慢不要紧,要命的是说话传输信息的效率太低。马斯克说,AI 现在和我们说话,等我们往那个输入框里打字的感觉就像 "talking to a tree"。这也是他做 neuralink 做 BCI 的一个初衷 -- 提高人机(以后人人)交流带宽。而上学就可以理解为一天几个不同的人类接力以不到10 bits/s 的速度向你龟速传递信息,和以 0.5x 听播客一样难受。但是同时另一方面我又想到 Altman 说的 Intelligence is compression. 人类视觉和听觉一天接收那么多的信息给大脑,而大脑可以把所有信息压缩为10 bits,只通过 10 bits 作出决定行为,会不会是人类大脑极致智能的体现?
想了什么
用我的世界观(信息、能量、和物质)定义了时间 -- 时间是信息的增长产生能量导致物质状态的变化。乍一看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但次“能量”非彼能量 -- 传统能量的转换需要此处“能量”的推动,而此“能量”产生于信息。有点类似熵 -- 能量转换产生熵;能量转换需要“能量”。暂时没有找到好的名字。
从信息的角度定义了权力
做了什么
Film EE 1st meeting prep,大致确定主题是从信息系统的角度分析伊朗导演 Abbas Kiarostami 的两部电影 The Wind Will Carry Us (1999) 和 Where is The Friend's House (1987)
找了大学申请顾问。一直觉得这挺可耻的 -- 用钱换取信息,同时用自己的信息换取服务,还要交出自己的主动性牺牲自己的自由 -- 等于承认自己的无知和无能并抄捷径。但我妈太焦虑了。好在似乎这家公司理念还不错,还是做出了一些差异化的点会有吸引到我。
LifeOS update: Craft ios 端建立了几个 Project Pages,主要因为 Craft 的 design 确实花哨好看,这样让每个 project 能在手机上有一个 visual representation
Photo of the Week
塑料羽毛球挂在了网上(2025)